首发于小壶说茶
制茶史的上下四千年

制茶史的上下四千年

制茶非易事,小壶躬身体会,露晨而起,一芽一叶为准,手采至午间至多一斤有余,制而成茶不足半斤,三两而已。制乌龙茶、黄茶之时工序更是繁妙,以至通宵达旦。

君若爱茶,可知其如何从一方水土长出一方滋味?可知其采撷后又经历怎样的力造火炼?可知其上下4000年历史的汗血和智慧?

小壶今天想为大家将上下四千年的制茶史娓娓道来——

1 | 采食茶树鲜叶

从神农时代算起,中国发现与利用茶树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茶叶的利用开始于神农尝百草的说法流传很广,在《神农本草经》、《史记·三皇本纪》、《淮南子·修务训》和《本草衍义》等书中均有记载。“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茶的最初利用是采食鲜叶。

▲神农氏画像


2 | 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采食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据《晏子春秋》记载:“婴相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说的是春秋时,晏子作为齐国的相国,饮食非常简朴,吃糙米饭,几样荤菜外只有用茶叶做的“茗菜”而已,类似今人所谓的“粗茶淡饭”。

茶作羹饮的记载见于郭璞的《尔雅》:“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中也有“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的记载,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国已经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3 | 从蒸青团茶到龙凤团茶

三国时期魏人张揖的《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可见茶之最早进入饮食是从加入葱、姜、橘皮等物煮而作茗饮或羹饮,形同煮菜饮汤,用来解渴或佐餐,饮食兼具。

由于用鲜叶直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后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法。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苦涩味仍浓。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唐代至宋代期间,贡茶逐渐兴起,朝廷为此专门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正如茶圣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蒸青饼茶制作工艺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研膏茶、蜡面茶,并逐渐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称为龙凤团茶。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加工,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即采回鲜叶后,先浸泡于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制作工序中,冷水快冲虽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但是水浸和榨汁的做法,造成许多茶叶内含成分的损失,极大地影响了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且整个加工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成了蒸青散茶制法的产生。

▲北苑龙凤团茶分为细色五纲和粗色七纲


4 | 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加工中,为了改善茶叶苦味重、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保持了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质量的审评方法和品质要求。

唐代制茶虽然以团饼茶为主,但也有其他的茶。陆羽《茶经·六之饮》:“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说明当时除了饼茶外,还有粗茶、散茶、末茶等非团饼茶,只是饼茶作为贡茶(即宜兴阳羡茶和长兴顾渚茶)最负盛名罢了。

将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这种改革主要出现在宋代,据《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祯在《农书·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所得。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代至元代,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废龙凤团茶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朱元璋罢造龙团凤饼


5 | 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后,使用蒸青方法,茶叶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特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斯须炒成满室香”,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湖北恩施传承了蒸青制茶工艺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至于“炒青”茶名,宋代陆游就曾记述:“日铸(浙江绍兴日铸茶)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闻龙1630年写的《茶笺》中记叙:“炒时,须一人从傍扇之,以祛热气,否则黄色、香味俱减。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出铛时,置于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人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已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相对于蒸青而言如今更为普遍的炒青工艺

由此可见,从改蒸青团茶为蒸青散茶,保持茶叶原有的香味;再改蒸青散茶为炒青散茶,利用锅炒的干热,发挥茶叶的馥郁香味;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常见的绿茶制法。这样一个中国古代制茶工艺发展中的最大变革,经历了唐、宋、元、明四才得以完成。


6 | 从绿茶发展到其它茶类

在制作绿茶的过程中,劳动人民发现不同的加工条件所引起的茶叶品质变化有所不同,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先后发明了不同的制茶工艺,创制成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与绿茶截然不同的其他五类茶,形成了现今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

各大茶类的起源及特点,小壶将于下次与大家喝茶分享。


7 | 从素茶到花香茶

花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初,宋朝蔡襄的《茶录》就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蔡襄谈到的这种龙凤香饼茶,与以后的花茶制法并不一样,但因为在茶叶中加入香料以增茶香,也属于花茶的一种类型。

到了12世纪的宋宣和年间,在茶叶里加入“珍菜香草”已很普遍。明代《茶谱》一书中对花茶的制法有十分详细的叙述:“茉莉,玫瑰……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扎花为伴,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用瓷罐,一茶一花,相间至满……”这与现代花茶窨制技术基本相似。较为大量的花茶生产始于1851-1861年的清代咸丰年间。到了1890年前后,花茶生产已较为普遍。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图


8 | 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制茶

我国利用水车动力碾磨制造团茶,在唐宋时期就已实行。近代利用机械制茶,国外是从20世纪初开始,我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单机作业,接着出现了单机作业的简单联装,再发展到现在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线。目前,除了少数名优茶仍由手工制作或者手工与机械配合制作外,大多数茶叶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线加工。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


9 | 从初级产品到深加工产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叶的消费需求正逐渐向产品优质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开展茶叶深加工,使茶叶产品向卫生、保健、方便、时尚等高级商品发展,已成为世界茶叶加工的大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茶叶突破了仅仅是饮料的概念,产品种类更为丰富,已由传统的初精制茶产品,向袋泡茶、速溶茶、液体茶、保健茶、茶食品以及茶叶生化成分提取物(如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等高级产品方向发展。茶叶加工本身也将从单纯的农副产品加工变为现代化的新型食品加工。

▲小壶自己爱吃的抹茶巧克力



大纪事:

1、唐代陆羽《茶经》问世,饮茶制茶之风盛行。

2、宋代出现龙凤团茶,工艺复杂,造型精美,但有损茶之真味。

3、明代朱元璋罢造龙团凤饼,兴散茶。

4、蒸青发展为炒青、绿茶发展为六大茶类、素茶发展为花茶、手工制茶发展为机制、初级产品发展为深加工茶产品,正是茶叶加工一步步发展、丰富的进程。

小尾巴:

日本的茶道是由中国哪一时期的制茶法流传过去发展而来的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小壶交流制茶历史相关的小知识~



资料来源:《制茶学》第三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壶将持续为您解读《制茶学》等茶学教材全书,诚邀您坚持利用日常碎片时间学茶~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小壶说茶,那里有更多专业、系统、有趣的茶知识等着你和小壶一起探索,我们等你很久了~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 往期精彩回顾 -

为什么红茶是Black tea? - 知乎专栏

一篇文章带你读懂锡兰红茶 - 知乎专栏

编辑于 2017-07-23 14:35